目前分類:哲學 (12)
- Jan 20 Fri 2023 11:11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 Dec 27 Mon 2021 19:35
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 Nov 14 Sat 2020 15:04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
現今世界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在多方面已大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如所得、生活環境、出生率及死亡數等,都有了明顯的改善。根據知名暢銷書《真確》作者Hans Rosling的全球統計資料顯示,這個世界的確正變得越來越好。但根據2019世界幸福報告來看,其中一個非常明確的趨勢是全世界的負面情緒,包括擔憂、悲傷和憤怒不斷上升,比 2010 年還增加了 27%。自 2007 年以來,國家內部的幸福不平等現象也一直上升,代表不幸和幸福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為什麼世界在越變越好的同時,不快樂的相關指數也越加明顯呢?
- Aug 22 Sat 2020 11:57
沉思錄.我思故我在:「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第一哲學代表作 (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in qua Dei existentia et animæ immortalitas demonstrator)
談到全世界最廣為人所知的哲學家,我想應該非笛卡兒莫屬了,他因一句「我思故我在」而享譽國際,並提出心物二元論跟理性主義,為西方近代哲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鮮少人所知的是,他同時也是一名數學家及物理學家,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學術領域的的寶貴資產。
- May 15 Fri 2020 14:44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 (What’s It All About? Philosoph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 Mar 12 Thu 2020 14:52
道德可以建立嗎?:在麵包香裡學哲學,法國最受歡迎的19堂道德實驗哲學練習課( L’influence de l’odeur des croissants chauds sur la bonté humaine)
對許多人來說,「道德」這個字眼既陌生又熟悉,好像常常在生活中出現,但又不知怎麼來解釋,是一種無形又奇妙的感覺。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道德是指來自社會文化或個人的習俗、價值觀所形成的行為準則,乍看之下具有普世的特性,所有人都會依照此原則行事,但實際上其中仍有許多差異性存在。
- Jan 05 Sun 2020 19:42
再思考:一堂近百萬人爭相學習的杜克大學論辯課,你將學會如何推理與舉證,避免認知謬誤(Think Again:How to Reason and Argue)
台灣社會自1946年憲法制定以來,持續依循著思想自由且多元化的核心價值發展,是民主進步的基礎。但在這樣的風氣之下,也慢慢導致一些延伸問題的產生:人們變得太過於聚焦取勝,以至於開始忽略彼此提出的觀點,甚至更有敷衍打發、貶低、辱罵、指控等行為產生,例如像是台灣的政黨間、團體間衝突,都時常可在新聞媒體上看到。而這也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再思考」作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Walter Sinnott-Armstrong)教授所稱的「極化」現象-思想及立場的不理性對立。
- Oct 09 Wed 2019 22:00
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
- Oct 09 Wed 2019 21:53
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 (Freedom Regained: The Possibility of Free Will)
- Oct 09 Wed 2019 21:01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 Oct 09 Wed 2019 20:42
一天一點笛卡兒:三分鐘思考術,教你解決學習問題X職場判斷X人生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