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0699181998280-item-ecfdxf4x0600x0852-m.jpg

在每個人小的時候,一開始都用自己獨特且單純的眼光來向這個世界學習。長大之後回頭來看,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些看法不夠成熟、幼稚。沒有錯,的確是這樣。雖然我們在成長階段不斷地學習知識並慢慢發展出自己的邏輯價值觀,但我們卻逐漸失去了創新的能力。當然原因很多,這邊就不討論是什麼原因導致,而將焦點聚焦於如何學習「找回」創新能力。

 

   在現在這個快速變動競爭激烈的社會發展下,許多公司企業在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之下不斷模仿比自己更好的對手做法,期望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但就因為如此,在商品架上的眾多產品越來越相似,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就在此時,品牌的概念出現了,想藉由設計獨特的形象及包裝來使消費大眾能找到有效的找到自家的產品,並產生出有效的行銷著力點。但品牌數量一但多了,始終也會開始眼花撩亂。這時就需要「創新」的幫助,才能真正做到永續成長,並賦予消費大眾一個無法動搖的領導企業意象。

 

   推出創新的兩難以及創新者的解答的知名學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於今年的9月與其他兩位學者傑夫.戴爾(Jeff Dyer) . 海爾.葛瑞格森(Hal Gregersen)共同推出了這本「5個技巧簡單學創新」。在翻閱過後,我感到非常的驚訝。過去在閱讀談論創意方面的書籍時,都是講得非常的含糊且沒有焦點。但這本書卻是我第一次看到是用有系統的方式教導如何來培養及運用創新的書籍。此書的主要架構是以創新者的5項DNA技巧(聯想、疑問、觀察、社交、實驗)如何運用在「個人」以及「組織」上為主,並佐以多位世界知名的創新領導者與企業的例子來強化可行性。像是亞馬遜的貝佐斯、蘋果賈伯斯、寶鹼CEO雷富禮、Salesforce.com執行長貝尼奧夫等等都榜上有名,為這8年研究的結論加上了最強而有力的證明。

 

   在這三位學者8年的研究中,發現這些領導者在5項創新DNA技巧上的分數都比非創新導向公司的領導者高。在運用這些技巧的層面方面也充分與生活融為一體,可以說是非常自然地在練習使用這些技巧。所以才能不斷地發現破壞式創新的機會,並成功的創造出新市場

 

   而在這些創新領導者所帶領的創新企業當中,也發現了創新DNA的痕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領導者刻意並大力推動創新技巧注入企業文化當中,使得這些企業能開始在人才、流程、理念方面有了創新的因子,並快速產生出數以萬計的新穎點子以獲取高報酬率利潤。但更重要的是,這種以創新為主的文化深深影響了員工、顧客以及相關的利益關係人,使得投資人在創意溢價部分,給予了這些公司非常高度的正面評價,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在未來,在網路的推波助欄之下,「品牌」只會如雨後春筍一樣越來越多。或許形象能帶給一家企業不一樣的外表,讓消費者知道你長得與其他牌不同,但也僅止於此。真正能產生長期影響力的只有創新才辦的到。唯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使所有員工、顧客、利益關係人相信永續成長的可能,進而表現在股價、績效上。在這波網路品牌潮之下,只有搭著這艘「創新號」才有可能找到另一片全新藍海並開創出新的局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創新 學習 經營 管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sdom Zhang 的頭像
    Wisdom Zhang

    商業與哲學的思辨

    Wisdom Z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