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許多人在職場上工作多年,都應該曾面臨到一種狀況:明明就已經絞盡腦汁想出許多方案了,但問題就是遲遲無法解決,即使請人來協助也找不到對策而疲於奔命。這或許不是因為你的執行力或溝通力有問題,而是你可能並沒有用對的方式去思考問題。
今天要推薦的這本書「系統思考: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顧名思義就是要教我們如何"系統思考",對於許多沒學習過系統思考的人來說,當他們面對問題時,通常都會以線性、短視的形式來回應,而不會即時考慮到其他的可能性,進而可能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及嚴重。因此作者唐內拉.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認為,若要掌握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必須先從了解「系統」開始。
那究竟什麼是系統呢?對於任何一個系統而言都包含了三大構成要件:要素、連接、功能(或目標)。要素彼此之間會相互連結,並在一定期間內,以特定的行為模式互相影響,進而凸顯功能或達成目標。而系統也可能會受到外力觸發、驅動、衝擊或限制,進而產生反饋(feedback)的力量。一個大系統同時也是由許多小系統組合而成,因此系統可以大到如一個城市、經濟體、生態系或地球,也可以小到如一家公司、一片森林、一棵樹、一個人。
而回到最上面的問題情境來思考,一項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就代表這個問題很有可能是「系統性的問題」,因為當這個問題無法由單一行為來處理時,就表示應該要使用更整體性的系統思維,並在適當的時機、正確的施力點找到對策,才能一舉解決。
作者唐內拉.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認為,當我們學會如何系統思考之後將可帶來以下好處:
◎掌握循環思考的訣竅,跳脫線性思考的限制。
◎掌握循環思考的訣竅,跳脫線性思考的限制。
◎找到「槓桿點」借力使力解決問題,以免事倍功半。
◎掌握發生各種事件的模式,從整體的視野採取長遠對策。
◎深入理解狀況與事件的來龍去脈,找出問題本質對症下藥。
◎避免「好心卻幫倒忙」,以防善意介入系統反而造成更大的破壞。
◎了解事情的結果取決於系統而不是個人,脫離怪罪他人或自責的陷阱。
◎掌握系統整體的運作模式,面對複雜性的挑戰,從生活到工作都能有所準備。
最後,本書是作者超過30多年的智慧結晶,書中詳述系統思考的3大特徵、6大障礙、8大陷阱與對策與12項變革方式,以及系統共舞的15則生存法則。可應用在生活、工作、組織、環境、政策、社會和經濟等多項領域,實用性相當高。此外,我認為本書還有幾項優點:1.敘事結構緊湊而不冗長 2.圖文搭配易理解 3.文獻出處有依循,是一本CP值相當高的大作,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系統思考/蕭乃沂(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認識系統思考,避免「好心卻幫倒忙」/陳勁甫(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教授)
推薦序:了解系統思考,從看穿表象開始/張國洋(部落格「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共同版主)
推薦序:系統思考是一種競爭力/蔡惠卿(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編者識
序
前言:系統稜鏡
推薦序:認識系統思考,避免「好心卻幫倒忙」/陳勁甫(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教授)
推薦序:了解系統思考,從看穿表象開始/張國洋(部落格「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共同版主)
推薦序:系統思考是一種競爭力/蔡惠卿(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編者識
序
前言:系統稜鏡
第一部分 系統的結構和行為
第一章 系統基礎
總體大於部分之和
從關注要素到透視遊戲規則
理解系統行為的動態性
反饋:系統如何運作
自動洄游的魚:調節迴路
脫韁的野馬:增強迴路
第二章 系統大觀園
單存量系統
雙存量系統
第一章 系統基礎
總體大於部分之和
從關注要素到透視遊戲規則
理解系統行為的動態性
反饋:系統如何運作
自動洄游的魚:調節迴路
脫韁的野馬:增強迴路
第二章 系統大觀園
單存量系統
雙存量系統
第二部分 系統思考與我們
第三章 系統之美:系統的三大特徵
適應力
自組織
層次性
第四章 系統之奇:系統的六大障礙
別被表象所迷惑
在非線性的世界裡,不要用線性的思維模式
恰當地劃定邊界
看清各種限制因素
無所不在的時間延遲
有限理性
第五章 系統的危險與機會:系統的八大陷阱與對策
政策阻力:治標不治本
公地悲劇
目標侵蝕
競爭升級
富者愈富:競爭排斥
轉嫁負擔:上癮
規避規則
目標錯位
第三章 系統之美:系統的三大特徵
適應力
自組織
層次性
第四章 系統之奇:系統的六大障礙
別被表象所迷惑
在非線性的世界裡,不要用線性的思維模式
恰當地劃定邊界
看清各種限制因素
無所不在的時間延遲
有限理性
第五章 系統的危險與機會:系統的八大陷阱與對策
政策阻力:治標不治本
公地悲劇
目標侵蝕
競爭升級
富者愈富:競爭排斥
轉嫁負擔:上癮
規避規則
目標錯位
第三部分 改變系統
第六章 系統之槓桿點:系統的十二項變革方式
數字:包括各種常數和參數
緩衝器:比流量力量更大、更穩定的存量
存量—流量結構:實體系統及其交叉節點
時間延遲:系統對變化做出反應的速度
調節迴路:試圖修正外界影響的反饋力量
增強迴路:驅動收益成長的反饋力量
資訊流:誰能獲得資訊的結構
系統規則:激勵、懲罰和限制條件
自組織:系統結構增加、變化或進化的力量
目標:系統的目的或功能
社會典範:決定系統之所以為系統的心智模式
超越典範
第七章 與系統共舞:系統的十五大生存法則
跟上系統的節拍
把你的心智模式攤開在陽光下
相信、尊重並分享資訊
謹慎地使用語言,並用系統的概念去豐富語言
關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為反饋系統制定帶有反饋功能的政策
追求整體利益
聆聽系統的智慧
界定系統的職責
保持謙遜,做一名學習者
慶祝複雜性
擴展時間的範圍
打破各種清規戒律
擴大關切的範圍
不要降低「善」的標準
附 錄
系統術語說明
系統原理概要
常見的八大系統陷阱與對策
採取干預措施的槓桿點
系統世界的生存法則
模型公式
延伸閱讀與相關資源
第六章 系統之槓桿點:系統的十二項變革方式
數字:包括各種常數和參數
緩衝器:比流量力量更大、更穩定的存量
存量—流量結構:實體系統及其交叉節點
時間延遲:系統對變化做出反應的速度
調節迴路:試圖修正外界影響的反饋力量
增強迴路:驅動收益成長的反饋力量
資訊流:誰能獲得資訊的結構
系統規則:激勵、懲罰和限制條件
自組織:系統結構增加、變化或進化的力量
目標:系統的目的或功能
社會典範:決定系統之所以為系統的心智模式
超越典範
第七章 與系統共舞:系統的十五大生存法則
跟上系統的節拍
把你的心智模式攤開在陽光下
相信、尊重並分享資訊
謹慎地使用語言,並用系統的概念去豐富語言
關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為反饋系統制定帶有反饋功能的政策
追求整體利益
聆聽系統的智慧
界定系統的職責
保持謙遜,做一名學習者
慶祝複雜性
擴展時間的範圍
打破各種清規戒律
擴大關切的範圍
不要降低「善」的標準
附 錄
系統術語說明
系統原理概要
常見的八大系統陷阱與對策
採取干預措施的槓桿點
系統世界的生存法則
模型公式
延伸閱讀與相關資源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