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前陣子我有PO上一篇「從藍海到綠海」的閱讀心得。內容主要是在闡述日本企業對於環保、CSR的發展現狀及未來探討。這種類似的書籍在全球暖化議題開始之後的十年中快速出現,並帶動出相關環保的綠色風潮。在配合媒體、電影、環保人士的長期推動之下,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這已經是我們無法逃避而必須認真面對及思考的生存問題。
環保雖然人人能做,但畢竟個人影響力有限。真正能作為領頭羊角色的,首先應是對於環境有舉足輕重影響的「企業」。台灣的產業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形態,大型企業則是寥寥可數。談到這種環保、CSR的艱困議題時,我想大部分的中小型公司都是以不太關心、會有大企業去做、太花錢、沒利益為主要的回應方式。在這樣的消極態度之下,當然成效必定是萎靡不振、難有成長。
但是其實要改善環境是沒有這麼困難及花錢的。反過來來說,長期來看這可能還是一片廣闊無邊的綠海等著企業去發掘。
當我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也是有如獲至寶的感覺。畢竟談環保議題的書多,真正系統化說明如何一步步改善的卻很少,這本書做到了。
作者是以曾與上百家公司合作改善環境績效的經驗,來建構兼顧環境保護和提升效能的理論和實務。國外的綠色發展程度遠超過我們,這些智慧知識能幫助我們有效的逐步改善長期汙染的環境,是我們應該也必須借鏡的菩提。而書中架構主要是以3個秘密、16個小步驟及大躍進為主:
3個秘密:
- 理解事業的緣由
- 該做什麼
- 怎麼做
小步驟及大躍進:
- 文化的變革
- 環境管理系統
- 綠色行銷
- 汙染防治
- 廢棄物最小化
- 能源效率
- 節約用水
- 綠色採購
- 運輸交通
10. 潔淨生產
11. 再生能源
12. 綠色建築
13. 產業共生
14. 生態設計
不管是從0開始發展綠公司或是現有公司想要綠化,都必須先有一個概念「別忘了你是在經營事業」。必須先以公司為主,用剩餘營運的力量來發展綠色事業,並遵循太陽能、循環、安全等原則來控制發展方向,最後利用上述的大躍進搭配小步驟來逐步完成綠公司的建構。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將公司內部的流程、文化面做到大幅改善的程度,進而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友善及繁榮。
最後,除了企業需要開始改善及重視環保之外,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必須要有環保的概念及知識。在自己落實綠化的同時,也應將這樣的價值觀傳播出去,讓更多人能實際改善我們的環境。如此一來,在政府、企業、個人三方的努力之下,我們的台灣將會開始變得更加健康及舒適,這是我非常期望預見的結果。
PS : 強力推薦企業經理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