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B498A.png

早期的商業社會在剛開始發展時,創業者利用許多機緣與資源創造了許多現今大規模的企業。因當時的競爭者數量及力量不足、法律也不完善的情況下,故給予了這些企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間。後來在政府法令的不斷更新修正之下,逐漸出現像反托拉斯法等反壟斷的民主規定,讓許多的競爭者有機會進入該市場來互相影響。雖然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是一項利多消息。但對企業來說,卻是一場長期商業戰爭的預告。

 

    大家都知道,策略的好壞決定了企業的成敗。不幸的是,好策略並不常見。領導人時常誤把願景、業績目標、獲利率、市佔率、甚至華麗空洞的口號當成策略而不自知。這是許多領導者及經理人長久以來的謬誤,深深的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魯梅特教授是策略領域的知名學者,多年來對經濟、金融、科技、歷史、性格等領域有深刻的觀察,並結合長期教學與顧問實務的經驗,分析出好策略的三大核心要素、壞策略的四大特徵,及好策略的九大力量來源,試圖將策略做系統式的剖析。這也是這本書最主要的架構體系,如下:

 

好策略的三大核心要素:

  1. 診斷
  2. 指導方針
  3. 協調一致的行動

 

壞策略的四大特徵:

  1. 華麗空洞的口號
  2. 無法直接面對問題與挑戰
  3. 誤把目標當策略
  4. 採取壞策略性目標

 

好策略的九大力量來源:

  1. 槓桿作用
  2. 近似目標
  3. 環節系統
  4. 設計
  5. 聚焦
  6. 成長
  7. 優勢
  8. 動態
  9. 慣性及亂度

 

 

    由此可知,好策略是需要先釐清問題的根本在哪,並詳細的瞭解相關事項。接著制定解決問題的指導方針,也就是「戰略」,必須周延的考慮到各個層面,作出在目前自身與環境的優劣勢之下最佳的滿意解。之後調度資源來執行協調一致的行動,也就是「戰術」,唯有將執行力做到盡善盡美,才能完整的將指導方針的規畫力釋放出來。

 

    而認知壞策略的特徵或許在某個程度上來說,比瞭解好策略更為重要。在每個策略制定完成之後,都能以此來當作檢視的工具,避開可能成為壞策略的風險,為企業鋪上了更好走的成長之路。

 

    而最後的九大力量來源,是讓一般策略變為好策略的來源因素。將這九大力量內化成為策略技巧,在每次策略規畫的過程中試著練習使用,未來將更能有效提昇策略的品質,帶領企業往更正確的方向成長茁壯。

 

 

    魯梅特教授的這本著作雖然有些艱澀難懂,但閱讀完卻收穫豐富。讓我對於「策略」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這就像是若能登上越高的山峰,在山頂所享受到的成就感也就越高的意思吧。對於想認識策略的朋友們,這是一本很好的閱讀選擇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策略 經營 管理
    全站熱搜

    Wisdom Z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